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

福建葛竹村:一个茶叶山村的幸福变迁

2018-04-11 12:505430东南网

南靖县南坑镇葛竹村地处南靖县西部,平均海拔千米以上,人口1698人,是九龙江西溪发源地。

走进这个美丽的村,抬眼望去,周边茶山浓郁的绿意仿佛要漾出山头,轻柔的山风吹在脸上,让人陶醉。一幢幢掩映在绿树中的新房,向人们展示着村庄的富美。去年7月,葛竹村被评为“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”“省级传统村落”。

“我见证了家乡这些年来的种种变化,它从一个交通不便、人人都想外出打工的落后村庄,变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善、发展势头良好的美丽乡村。村里的父老乡亲,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后带来的幸福感。”南靖高竹金观音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、南靖高竹“翰林府派下第九代制茶传人”赖玉春高兴地说。

政府修路 群众致富

“2001年以前,由于交通不便,这里很多茶农渐渐放弃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茶叶种植,到外面谋生。”赖玉春回忆说。

从南坑镇葛竹村到县城有40多公里的路程,道路坑坑洼洼,要走3个多小时。崎岖的山路导致茶叶等农作物在运输过程中品相损伤很大,卖不出好价格,很多茶农无奈之下只能外出务工。

2001年1月,为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,南靖县政府对南坑镇镇区至葛竹村段的公路进行修整、拓宽,并铺上了柏油。交通瓶颈破解后,外出的茶农纷纷回家从事茶叶生产,葛竹村茶产业迅速恢复了生机。不到一年时间,葛竹村就成了茶叶集散地,往来车辆增加了5倍以上,单车道的村路已经满足不了群众发展生产的需求。

2012年初,南靖县积极向上争取补助资金,拓宽建设了南坑至乌石山、葛竹村九龙江西溪源双车道水泥路。2012年11月14日,这条水泥路全线通车。

“现在,从葛竹村到县城只需1个小时,宽敞平坦的道路让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再受到损毁。由于品相好、原生态,农产品卖出了好价钱,各种生产物资也能顺利运到村庄,价格比以前便宜20%左右。一升一降,村民们得到了实惠,致富的信心更足了。”

赖玉春感慨地说,过去上山采茶,茶农在坑坑洼洼的路面骑摩托车,经常摔得人仰马翻。去年3月,当地政府在茶山修建了1.7米宽的水泥路,就再没发生类似事故了。

路通了,葛竹村因其风光秀丽,在热衷“采茶游”的游客的口口相传下,渐渐成了一个茶文化旅游村落。村民们自发组成了采茶队,在节假日即兴表演采茶技艺,与游客共同分享幸福。

保障电力 茶厂飘香

随着葛竹村茶叶产量的不断增加,村民渐渐用以煤、木柴为燃料的机器设备代替纯手工制茶。“传统加工方式不但成本高、劳动强度大,而且温度、火候都难以控制,加工出来的茶叶色泽差、香气淡。”赖玉春说。

近年来,南靖县大力提倡电气化制茶,保护生态环境。葛竹村村民陆续改用电力制茶机械,节约生产用能成本。

“摇青机、揉捻机、烘干机、炒青机一齐上阵,至少需要5台电动机同时运转,耗费电量相当大。如果用电超过负荷导致断电,炒青炒到一半机器突然不转了,茶叶因温度过高一下子就着火了,前功尽弃。”赖玉春说,过去,在制茶高峰期,困扰茶农的用电问题时有发生,经常饭煮不熟、水烧不开、灯亮不了,茶农的生产生活受到很大影响。

“如今,葛竹村有1.5万亩茶山,上千台制茶设备,每年要加工500多万公斤茶青。如果没有电或者电压低,这茶就没法制作了。”赖玉春感叹道,虽然南靖县供电公司不断对线路进行整改,不断增容变压器,但每逢制茶高峰期,电网负荷猛增,经常会出现低电压、停电、断电。

急民之所急。2015年2月,在南靖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,供电公司投入了2300多万元对南坑镇村雅村、葛竹村实施两个35千伏输变电工程,新建5000千伏安变压器2台、35千伏出线1回、10千伏出线10回。这两个变电站赶在2016年春茶采摘前全部竣工投用。

此外,当地政府还投入630万元用于葛竹村、高竹村、高港村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,引入新技术、新工艺和新设备,对线路进行绝缘化改造,对变压器进行增容改造,重新合理布局线路走向,有效消除了低电压现象。

打造品牌 茶农增收

2012年11月,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,赖玉春整合资源,在家乡成立了南靖县高竹金观音茶叶专业合作社,为合作社的1000多名社员提供茶叶产前、产中、产后服务。

“虽然葛竹村有200多年的种茶、制茶历史,当年却没有创建自己的茶叶品牌,茶叶只能卖给品牌厂家,利润十分微薄。”赖玉春说,在茶叶市场不景气的时候,扣除生产成本,一年到头茶叶生产不但没有利润,还倒赔钱。

“茶叶要有自己的品牌,这样才会卖出好价格。”赖玉春说。

赖玉春为家乡的茶叶统一注册了“高竹金观音”“土楼高竹金观音”两个品牌商标,让更多人知道家乡的茶叶,也让家乡的茶叶提档升级。

随着茶叶品牌的推广,“高竹金观音”的知名度不断提升,销售市场逐渐拓宽,当地茶农的收入也随之提高。“现在,一个普通家庭一年卖茶的收入有10万多元,扣除劳动力和制茶成本,每年有6万多元的纯收入。”赖玉春说。
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俄罗斯华侨再续“万里茶道”缘 助福建茶叶走“丝路”
“在我的心中,作为一位侨胞,有责任以侨为‘桥’,搭建起中外友谊之桥。”俄中文化交流协会执行会长乔翔鹏日前受访时说,希望再

0评论2024-12-03635

福建首创的地方标准《乌龙茶图卡》发布
近日,福建省地方标准《乌龙茶图卡》发布。该标准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持,联合福建、广东、台湾三地乌龙茶主产区的24家单位共同制定。

0评论2024-11-26634

福建全省首个茶科普馆揭牌
14日,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承担建设的福建省首个茶科普馆,在福安市社口镇开馆。

0评论2024-06-16670

福建厦门发起茶叶适度包装倡议活动
为营造绿色低碳的市场消费环境、有效遏制茶叶过度包装现象,5月19日,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、海峡两岸茶文化季组委会、厦门市茶叶学会联合举办了“倡导茶叶适度包装 推动绿色文明消费”倡议活动,致力助推厦门市茶产业绿色低碳、可持续、高质量健康发展。

0评论2023-05-22690

福建南平:着力打造全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先行区
厚重的历史积淀,赋予南平茶叶以文化灵魂。我市坚持文化赋魂,着力打造茶文化交流示范区。

0评论2023-02-09935

福建安溪:“供需对接”畅通茶企产销循环
为进一步帮助茶产业企业产销对接拓市场,抢抓元旦、春节消费黄金季,12月12日,安溪县举行茶产业工业企业产销对接拓市场活动,促进产销精准对接,畅通安溪茶产业产品销售渠道,助力安溪茶产业工业企业发展。

0评论2022-12-1369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