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

茶杯一端,皆是同道中人

2019-05-14 14:3012170河北新闻网

的魅力,在于清淡、浅香,在于接近人生况味的苦涩、隽永。茶杯一端,皆是同道中人。

中国茶在海外也有知音。作家狄更斯就是一个,他断言:“茶,将永远成为知识分子所爱好的饮料。”“湖畔诗人”柯勒律治先生曾一度慨叹:“为了喝到茶而感谢上帝。没有茶的世界真是难以想象——那可怎么活呀。我幸而生在有了茶之后的世界。”小说家亨利·杰姆士也认为:“人生,最舒畅的莫如饮下午茶的时刻。”

纵观东西方,咖啡馆里充满了西方生活的情调,中国茶馆里则弥散着东方文人的韵味。那些爱茶的人,千里迢迢地跑来,多半是寻梦的。细雨江南、白雾峰顶,这个山水婀娜的国度就是一座天然的大茶园。比如,西湖龙井、云南普洱、安溪铁观音、君山银针、福鼎白茶,等等,无论什么身份、怎样收入的人们,都养得起一只青瓷茶盏。新茶初成,丰腴的叶片在滚水里旋转、沉浮,浑圆饱满的茶汤,或如翡翠,或似琥珀,日月的精华与山川的滋味,一起浸润着舌尖和味蕾。

《红楼梦》里有副对联很雅致:“宝鼎茶闲烟尚绿,幽窗棋罢指犹凉。”诗书画,粥酒茶,这就是中国人传统的生活内容。袅袅的香气弥漫了几千年,从历史中来,又从市井茶园、文人书斋,飘送到遥远的欧美。一闻到这种代表东方文明的香味,喝惯了可可饮品与鲜香咖啡的人们,便迅速醉倒了。

据萧乾《茶在英国》介绍:“茶叶似乎是17世纪初由葡萄牙人最早引到欧洲的……英国市场上的茶叶起初是东印度公司从厦门引进的,17世纪40年代,英人在印度殖民地开始试种茶叶,那时,可能就养成了在茶中加糖的习惯。”

据说,即使在二战那样物资困乏的时期,法国人定量配给咖啡,英国人则要的是茶,还有一点点糖。他们愿意跟着茶香,如醉如痴地行走,这不是本土的历史与遗传,而是异域文化的浸润。传入西方的中国极品茗茶很快脱颖而出,杯中的市井气息,慢慢泡成了贵族格调。

鲁迅是绍兴人,江南地域自然非常喜欢喝茶了,他曾别有意趣地说:“有好茶喝,会喝好茶,是一种‘清福’。不过,要享这‘清福’,首先须有工夫;其次,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。”以好“苦茶”而闻名的周作人则说:“喝茶以绿茶为正宗……我的所谓喝茶,却是在喝清茶,在鉴赏其色与香与味,意未必在止渴,自然更不在果腹了。”

难以名状的精神满足,彻底超越了世俗的口腹之欲。那位品性高深的妙玉,吐露出“一口、两口、三口”的笑谈,恐怕那种说法才是茗茶不老的艺术概括。中国极品绿茶的精神内涵确实囊括了这层意思。比如,著名的竹叶青茶,扎根于中国古老的哲学理念,融合了儒家的入世和黄老的无为,这两种智慧又派生出茶禅文化的无限魅力。一盏茶,可品艺术人生,亦可参禅悟道。

中国有副趣联写道:“坐,上坐,请上坐。茶,上茶,上好茶。”其中蕴藏了生活品位,更显露出对于艺术人生的独到见解。或许,这才是弥漫着中国韵味的茶盏智慧吧。

举报
收藏 0
打赏 0
评论 0
“茶香味”里的父爱
原标题:“茶香味”里的父爱魏益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我总感觉父爱里有着浓浓的茶味。父亲好茶,多少年来就一直喝他自制的野菜

0评论2024-06-161289

宋代文人雅士的日常——点茶
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。千年前,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写下这千古名句。千年后,电视剧《知否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》爆红。该剧以

0评论2019-05-212589

越窑瓷在唐代走向顶峰,跟唐人爱喝茶有着莫大的联系
茶具的重要性。对于喝茶这件事而言,茶具可能更能体现出使用者的用心。经过陆羽,唐代茶叶市场突然崛起,随之也带动了瓷器,尤其

0评论2019-05-212356

母亲节奉亲茶会旨在倡导百善孝为先
5月12日,母亲节当天,大益集团200余家大益茶授权专营店、皇茶会、大益会馆与多家大益茶庭遥相呼应,在上海、北京、云南等地同时

0评论2019-05-152268

茶,能解酒去热,也能品味人生
茶,在中国古代传统与古老的历史文化里占据着独特而重要的位置。节日婚嫁、迎来送往、客套寒暄都难离此物。其实时至今日,商业会

0评论2019-05-152286

收藏普洱茶,好比玩翡翠原石
1,懂中国文化的人:中国文化大部分还弱弱的保留着,懂中国文化的人希望找到符合中国文化内质的产物而不是表面,普洱茶不仅仅是

0评论2019-05-141986